常用命令与工具

peace0phmind
类似mac airdrop的工具 这里强烈推荐一个类似mac下airdrop的网站,https://snapdrop.net 这个网站可以让使用同一局域网的所有设备(jetson agx/nano, raspberry pi, windows, linux_x86, phone etc.)相互快速共享文件或发送消息。(使用时请关闭代理,否则无法正确找到对方) 用浏览器打开即可看到自己的名字,每次刷新名字随机产生。点击对方头像可以选择文件,拖动文件到头像也可以进行文件分享。在头像上点击右键,弹出框中输入需要发送的消息。 还有个https://www.sharedrop.io,不过这个网站用的缓存服务器需要代理才可以访问,不是很方便。 清除DNS缓存 ubuntu操作系统使用如下命令: sudo systemd-resolve --flush-caches 参考:How to clear DNS cache 获取不同网络环境下的ping值,DNS解析结果等 https://www.boce.com

调整内存使用

peace0phmind
nano分4G版和2G版。其SD镜像分别为:4G版,2G版。 4G和2G内存版本的主要区别在于启动后的桌面,2G内存版考虑到内存少的情况,启用的是LXDE的桌面。(切换到level 3后, 4G版镜像比2G版镜像多0.1G,jtop观察前者0.4G,后者0.3G) 禁用桌面GUI 考虑到nano的内存紧缺,如果不是直接在nano上进行GUI开发调试,那么会考虑使用level 3的方式启动nano。禁用桌面可以节省(Unity/GNOME 大概 800MB, LXDE可以节省大概250MB)内存。 禁用桌面 sudo init 3 启用桌面 sudo init 5 如果希望修改系统默认启动行为,则输入如下命令: 默认启动到控制台界面(level 3): sudo systemctl set-default multi-user.target 默认启动到图形界面(level 5): sudo systemctl set-default graphical.target 创建swap文件(可选) 2G版本nano在启动配置时可以选择添加swap,也可以使用jtop工具通过界面配置swap文件的启用和大小。 此处给出手动创建和启用swap文件的方法: 假设需要创建4GB swap文件: sudo fallocate -l 4G /mnt/4GB.swap sudo mkswap /mnt/4GB.swap sudo swapon /mnt/4GB.swap 将下面行添加到/etc/fstab文件中 /mnt/4GB.swap none swap sw 0 0 创建swap分区(可选) 通过disks工具在磁盘上创建一个单独的分区,假设新建分区/dev/sda1 sudo mkswap /dev/sda1 # get the new partition id: xxx-xxx-xxx sudo blkid /dev/sda1 # write config to file echo "xxx-xxx-xxx none swap sw 0 0" | sudo tee -a /etc/fstab 重新启动操作系统。

Jetson Nano环境初始化

peace0phmind
本文主要介绍Jetson Nano启动后环境的准备工作. TF卡flush以及系统启动初始化 下载并烧录最新的TF卡镜像4G内存版 ; 2G内存版。完成nvidia的一系列初始化操作(协议,时区配置,账号信息配置等)。 Ubuntu 系统的更新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upgrade sudo apt dist-upgrade sudo apt autoremove 安装ohmyzsh 个人比较喜欢ohmyzsh下的一些快捷输入和操作方式。 由于墙的存在,直接安装会失败,可以手动安装 首先需要安装zsh sudo apt install zsh -y 手动安装ohmyzsh # Clone the repository 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ohmyzsh/ohmyzsh.git ~/.oh-my-zsh # Optionally, backup your existing ~/.zshrc file cp ~/.zshrc ~/.zshrc.orig # Create a new zsh configuration file cp ~/.oh-my-zsh/templates/zshrc.zsh-template ~/.zshrc # Change your default shell chsh -s $(which zsh) 安装ohmyzsh的zsh-autosuggestions插件 zsh-autosuggestions插件支持超棒的历史命令联想功能。

AGX添加nvme ssd并设置从ssd启动

peace0phmind
AGX出厂自带32G EMMC,并自带Ubuntu 18.04 + JetPack 4.4。本文对EMMC进行了磁盘读写的测试,并且对AGX进行改装,分别测试加装了海康的1T nvme ssd硬盘和SAMSUNG 1T nvme ssd,并进行了对比测试。最后简单介绍了了如何将AGX的默认启动方式修改为从nvme的ssd启动。 磁盘读写性能测试方式 使用linux下的dd进行磁盘读写性能测试。 1.测试磁盘写速度 sync; dd if=/dev/zero of=tempfile bs=1M count=1024; sync 2.测试磁盘读速度 dd if=tempfile of=/dev/null bs=1M count=1024 3.清理读缓存 sudo /sbin/sysctl -w vm.drop_caches=3 emmc性能测试 下图为emmc写盘和覆盖写 emmc写盘1.4 GB/s(实际测试结果输出后,该民令并没有立即结束,所以这里的数据并不能用于参考) emmc覆盖写的速度大概在119 MB/s 下图为emmc缓存读和直接读的速度 emmc缓存读的速度很高,在7.7GB/s左右 emmc直接读取的速度很低,在307 MB/s左右 SamSung 1T SSD性能测试 下图为SamSung写盘和覆盖写 SamSung写盘1.3 GB/s SamSung覆盖写的速度大概在897 MB/s 下图为SamSung缓存读和直接读的速度 SamSung缓存读的速度很高,在7.1GB/s左右 SamSung直接读取的速度很低,在1.7 GB/s左右 HikVision 1T SSD性能测试 下图为HikVision写盘和覆盖写 HikVision写盘1.3 GB/s HikVision覆盖写的速度大概在992 MB/s 下图为HikVision缓存读和直接读的速度 HikVision缓存读的速度很高,在7.

Agx开箱

peace0phmind
经过20天漫长的等待,终于在某个星期日收到了包裹。 包裹看上去挺大的。 拆开后AGX的盒子大概这么大,图的上方是我的Mac book pro,可以对比参考下大小。 打开盒子,AGX实际只有盒子大小的1/4,就只中间一块,保护的很好。 AGX的实际大小差不多是一个PCI-E插槽的大小。 电源插头不是国标的,毕竟是海外购,能够理解,自己的家里找了个电源线插上,没有的话可以上某宝购买,几块钱还包邮。 接上显示器,键盘鼠标等设备,开机即可进入系统(中间License选择界面和初始化配置界面按提示操作)。(AGX内置了一块32G的eMMC,默认预装Ubuntu 18.04) 由于AGX接口太少(一个HDMI, 2个type-c,一个E-SATA接口,一个micro-usb),所以测试了一下外接华为扩展坞,支持双屏显示,扩展网口等。上图我插上了USB的键盘和无线鼠标。

开篇

peace0phmind
9月份某个星期六,加班到恨晚考虑到第二天还要到公司,于是将电脑放在了窗边的工位上。第二天一场大雨把我2013年下半年购买的顶配(习惯购买默认出厂顶配,非定制机型)Mac Book Pro泡在了水里。屏幕被烧坏,但机器加电连接外接显示器依然可以正常工作,不得不佩服苹果的做工扎实。吃饭的家伙没有了,得赶紧整一个,否则耽误项目进度,于是有了下面的折腾之旅。 按理说我是标准的“Apple Fans”,电脑坏了会第一时间考虑购买苹果的最新款顶配Mac Book Pro,那我为啥还要折腾呢? 我的Mac Book Pro是最后一代采用nvidia显卡的苹果笔记本,可以说是绝版nvidia+apple的配置,后面的mac book电脑都无法跑cuda,当年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给小伙伴演示使用cuda加速tf,而其他人都只能跑在linux系统上,这种独特的感觉在在现在的苹果电脑上找不到了。 作为一个优秀的打字员,学会的第一个技能就是盲打(不看键盘打字),紧接着的第二个技能就是熟记大部分常用软件的快捷键,第三个技能就是手速快,配合上快捷键,那屏幕上翻飞的窗口,别人看了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。自从mac有了bar…,关键bar还替换了常用的一些F1-12,切换不同窗口上下文得看到bar变化后再去点击…。可以说bar就不是为我等优秀打字员设计的。对于熟记快捷键的我来说,bar就是一个摆设,为没用的东西花上3000快,不值!!! 苹果我只崇拜2个人,Jobs于2011年10月去世了;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·艾维(Jony Ive)从Jobs去世的那年开始就风闻计划离开苹果,终于在去年某天离开了苹果。从2012年到现在,苹果除了换换配置,更新更新周边,系统升级下皮肤,几乎就没有以前那种令人惊艳的创新的产品面试(那个bar真不算,那个是设计上的倒退,对于我来说;也有人说窄边框,但窄边框真不是苹果首先搞出来的)。缺少了这两位的苹果,已经从一个伟大的公司变成了一个只考虑如何赚钱的,搞办公室文化的体量很大的公司。可以说,2013年前,还有很多技术是苹果首次采用和创新的,之后就真的没有什么能够吸引我注意的产品了。 随着虚拟化,k8s等技术得到极大的运用,作为优秀打字员的我也希望在本地好好玩玩这些技术,所以我需要一个32-64G内存,1T硬盘的笔记本,可惜我苹果顶配只有16G内存。7年了,16G内存还是16G内存,没有发生过变化。有人有不同观点,说32G内存普通人用不上;其实我想说,最用不上的更新是CPU,我就打打字,你说CPU能有多少占用?还每年百分之多少提升,给我打字员用就是浪费。如今的Raspberry Pi 3B都够用(当然排除喝咖啡时间,当然现在技术都先进了,都在云端和咖啡了,及其CPU也就本地喝咖啡用用,没啥强烈诉求了)。按照摩尔定律6年了,内存少说应该上到64G而且价格不变,考虑到用户用不上这么多内存,配置32G内存的电脑价格应该还要有下降。看看苹果定制机型,32G版本的配置足够我买其它品牌相同配置的2个。 介于苹果已经走下神坛;介于库克把我崇拜的Ive排挤出了公司;介于苹果没有创新的点吸引到我花多一倍的钱购买,苹果的选项被我划掉了。 市面上标配32G内存的电脑真的太少,太贵了。出厂默认32G内存的笔记本电脑型号很少,且其16G机型和32G机型相差很多,有些小伙伴都是买16G机型自己回来自己加上一个16G的。这个选项我也考虑过,但是没有选到好看的机器(可以自己加内存的笔记本,都比较厚重…),所以这个只是待选项,继续寻找中。 在上Nvidia网站找东西的时候,无意间发现我关注的Jetson AGX出32G版本的了(记得刚出来的时候是16G的把,当时Mac正常工作,没有考虑过,所以可能记错了),一个想法跃然脑中,使用AGX作开发电脑!!! 在对比了某宝价格和amazon海外购,决定在amazon上进行海外购,给国家多贡献点自己的力量。 于是果断出手购买了一个Huawei 16G的最新笔记本先用着。才4K多的价格,相对于类似配置的苹果来说,那真的是白菜价了。 下面,即将开启AGX折腾之旅。